Archive for the ‘佛學論’ Category

念佛
文:賴靜涵

念佛法門是當前佛教最熱門的修行方法。那麼什麼是「念佛」呢?這個字在梵文佛典常見的對應是buddhanusmrti,在梵文《彌陀經》裏則是 buddhamanasikara,意思都是心裏觀想佛的形象,回憶佛的功德,口中稱念佛的名號,能夠「繫念一心而不亂」,即所謂的「念佛」,這是一般修行佛道的基本方法。

其中,南傳佛教的念佛偏重思念釋迦牟尼佛,大乘佛教則認為十方三世有無數佛,可修念的佛號,對象極多。常見者有阿佛、藥師佛、彌勒佛、大日如來等。通常,念佛之對象,以阿彌陀佛為代表,故一提及念佛,一般皆以為念阿彌陀佛,且立即浮現佛之功德及其相好。念佛修法的內容,本來是指對佛陀表示歸敬、禮拜、讚歎、憶念之意。

由此念佛的功德,可使貪瞋癡不起,生於天上,得入涅槃。而大乘佛教更有「念佛三昧法」,就是:一心繫念佛名,觀想佛的相好光明,及其於眾中之說法,如此念念相續不斷,則能於定中見佛,亦得以往生佛國。根據佛經記載,各種法門當中,此法最為簡易,也最適合當前眾生修行,又以共修成效最佳,所以淨土念佛法會也最為常見。

資料取自:
http://www.buddhistdoor.com/

什麼人問?衍空法師
出身富裕人家,過慣華衣美食的生活,因緣際會,接觸佛法,為了追尋更有意義的人生,1990年與妻同時出家。近年積極參與佛學教育,除協助成立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亦埋首發展佛學和通識教育的教材。

什麼人答?朱順慈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教授

旁觀痛苦 活好當下
文﹕朱順慈

5月12日,佛誕日,衍空法師身在會展大禮堂,聯同其他長老和法師,為三千信眾舉行皈依儀式。午後,他收到由電訊商發出的即時新聞短訊,說四川剛發生7.8級大地震。「當時就想到這次大件事了,但只停留在認知的層面,談不上什麼情緒。」

當夜回家,看電視新聞,看着災場的畫面:「很震撼,影像實在太有感染力了,我生出了很強烈的情緒反應。」跟唐山大地震那次比較呢?「那時我在美國念書,過了很久才知道,也沒機會看到什麼畫面,沒有很大的感覺。」

傳播科技發展到今天,已經模糊了我們對空間和時間的概念–災場似遠還近,既在四川,亦在每家每戶的起居間;衛星傳送的片段,即使不是實時,幾近沒有時差。我們幾乎是實時實地看着災難在眼前展現,分別是我們倖免於身體的痛苦,但在自己的安樂窩裏看着別人受苦,卻是百般感受在心頭。

一個出家十八年、經常打坐禪修的法師都無法平靜,這場地震,釋放的不僅是地心的能量,也是凡人對無常生命的恐懼、感嘆、哀慟,甚至質疑。

(繼續閱讀…)

和尚

Posted: 2008/03/16 in 佛學論
標籤:, , ,

和尚
文/賴靜涵

和尚這個名詞是從梵語 upadhyaya 翻譯過來。梵文 upadhyaya 原來有兩個意思: (1) 是傳承傳統學問的教師,以婆羅門教來說,就是傳承吠陀 (Veda) 與五明 (Pancavidya) 包含了梵文文法等學科的指導教授老師; (2) 是指諸位阿闍黎 (Acarya,教授師) 當中地位最高的師父。 (繼續閱讀…)

Posted: 2008/01/25 in 佛學論

咒是一種佛教的修持法門,誦咒可獲得佛菩薩的智慧。

佛教之「咒」與傳統上中文的「咒」字意義有別。中文「咒」字本作「呪」,按《漢語大詞典》,其義為:1)禱告;2)詛咒;3)道士施行法術的念誦口訣;4)即佛教當中的真言、密咒、陀羅尼。可見佛教的「咒」與傳統中文的「咒」有所不同。梵文佛典當中,有三個辭彙都翻譯為中文的「咒」,分別是Mantra(即「漫怛喇」),Dharani( 即「陀羅尼」)與Vidya( 即「明咒」)。此三詞亦有分別, 據《Monier-William 梵英辭典》,Mantra 為印度宗教驅使鬼神行事的「咒術」, 與中文「咒」的本義相通。而Vidya義為「光明」,主要是指「知識」,印度人認為知識即為光明,所以又稱為「明咒」。陀羅尼則是指「身體內管狀的容器」,也指「大地」、「球根類的植物」,引申作「智慧的本體」,亦有「護身符」之意,可助行者免除災障。所以三種梵文的「咒」意義上各有所別,與中文的「咒」義不盡相同,不可混淆。

基本上佛教的「咒」,主要是以「陀羅尼」為主,密宗則又有Mantra與Vidya,都是以「方便入道,智慧為本」的修持法門。

文/賴靜涵

護經唸誦的意義

Posted: 2008/01/17 in 佛學論

護經唸誦的意義
— 達摩難陀長老/魏善韜譯 —

護經 (Paritta) 的唸誦,是為了祝福及保護虔誠佛教徒,而朗誦吟詠一些佛陀以巴利語親說的經文。

護經或佛經唸誦,是一項遍及全世界的佛教行持,特別是在以巴利語進行唸誦的上座部佛教國家。這些經文大部份是由佛弟子從佛陀的基本教義中所挑選出來的。約在兩千年以前,這些佛經記錄在歐拉 (Ola) 葉片上;後來,它們被編成一本《護經唸誦本》的書籍。這些被挑選作為護經唸誦的佛經所屬的原始佛典名稱是經藏的《增支部》、《中部》、《長部》、《相應部》和《小部》。

佛教徒唸誦某些佛經作為保護之用叫做護經唸誦。這裡,「保護」意指防護吾人免於各種形式的惡靈、不幸、疾病和星宿運轉的影響,並堅強我們對佛法的信心。唸誦的特定聲波在鄰近區域創造出一種非常悅人的氣氛。唸誦的韻律也是重要的。人們也許會注意到,當佛教僧侶唸誦這些佛經時,他們會用不同的語調來和諧適應不同人群。在宗教發展的早期,便發現人類語音的某些韻律,能對熱誠的聽聞者產生出安祥、平靜的心理作用。再者,某些層次的音調會吸引天神的到來,另一方面某些韻律聲波則會對較低的生命像動物、蛇、甚至是精靈、鬼魂造成良好的影響。因此,祥和而正確的音韻對護經唸誦行持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這些韻律的使用並不僅限於佛教。各大宗教中,當信徒依照其宗教的聖書誦讀經文時,他們也使用某種特定的韻律。當回教徒朗讀可蘭經及印度教僧侶以梵語進行韋陀梵咒吟唱時,我們能觀察到這個現象。一些令人喜愛的唱誦也為某些基督教團體行持,特別是羅馬天主教及希臘東正教。

當這些佛經被唸誦時,三項雄偉而強大的力量被激起。這就是佛、法、僧三寶的力量。佛教是此三寶的組合,且當三寶被懇請召集時,能夠給人類帶來極大的幸福。

一、佛陀。他已經完成所有完滿功德,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並且教導我們神聖的真理。雖然無上導師的色身已散逝了,但是為了眾生的利益,他的教義已被保留下來。相似地,發現電性的人已不在人世,然而藉著運用電的知識,電性的道理便可流傳。今天我們享受著高度的物質文明,發現電性作用實在功不可沒;發現原子能的科學家已經去世了,但是使用原子能的知識則繼續流傳著。同樣地,經由佛陀的智慧與正覺傳給我們的高尚教義,是人們獲取鼓舞的一股力量。當你憶念他並且尊敬他,你便發展了對佛的信心。當你唸誦或聆聽佛語時,你便喚起了佛陀祝福的力量。

二、達摩(法)。它是佛陀提供給虔誠者靈性的慰藉,以維持平和與幸福的真理、正義與和平的力量。當你發展悲心、虔誠、與理智時,達摩的力量會保護你並且幫助你發展更堅定的信心與更強固的意志。於是你的心靈便成為保護自己的一股強而有力的力量。當你依正法而行被知道時,人們及其他眾生會尊敬你。真理的力量保護你免於各種壞的影響及邪惡力量的侵害。那些無法理解正法力量及如何依止正法而生活的人,難以避免地會屈服于種種形式的迷信,依賴各式各樣神祗、精靈,並需要執行種種怪異儀式的神秘力量。經由此種作為,他們只是發展出更多無知的恐懼與疑慮,而且大量的金錢花費在此活動上。但如果人們願意發展其對正法真理的信解心,這種不必要的浪費便可輕易地避免。法也被描述成「自然」或「自然現象」及「宇宙律則」。那些已知曉自然力量運作道理的人,能夠透過正法來保護自己。當心靈經由完美智識而寂靜時,種種蓋障無法在心中滋生恐懼。

三、僧伽。它是指放棄世俗家累而致力心智開展的出家修行人,他們所組成的神聖團體。他(她)們應該是已發展道德、修持成就聖果或阿羅漢果的佛弟子。我們尊敬僧伽和合團體,或是那些兩千五百年來保護及宣揚佛教至各地的傳道士,為佛陀教理的守護者。由僧團所提供的服務已導引人類過著正直而高尚的生活。他(她)們是經由記誦世尊法語,而將佛教法義傳達給我們的橋樑。

唸誦佛語作為祝福的行持,在佛陀住世時就開始存在了。後來,某些佛教國家如斯里蘭卡、泰國及緬甸,這項行持經由組織加長的唸誦,更深入地發展成進行一整個晚上或好幾天。信徒以極大的虔誠,參加護經唸誦活動,以全神貫注及慧智用心聆聽。一些護經唸誦的內容則是佛陀及第一代佛弟子唸誦經文,給那些遭受疫病、饑饉、病痛及其他天然災害的人們其心靈慰藉。據說在某一場合,當一個小孩受到某些邪惡勢力侵害時,佛陀命令其弟子前往唸誦真言來保護這個孩子免於邪惡力量的侵犯。

經由唸誦真言的祝福服務是有效果的。當然,如果受害者曾犯某些嚴重的惡業時,也有佛經唸誦無法奏效的情形發生。然而,某些次要的惡行業果則能被真言的振動力量聯合那些唸誦佛經的聖僧的功德與悲心加以克服。這裡,克服惡業的業果並不是意味將惡果完全根除,而只是暫時地和緩安撫業果的影響。

疲倦或勞累的信徒在聆聽佛經唸誦後,會感到放鬆與平靜。如此的覺受是不同於一般世俗音樂所造成的效果,因為世俗音樂能引起我們心中的激情,並且勾起我們的情緒,但卻無法造成靈性的虔誠與信心。

過去兩千五百年來,佛教虔誠者已經歷佛經唸誦的良好效果。我們應該試圖去理解如何及為何在佛陀圓寂以後,佛陀親口所說的祝福語會是如此地有用。這裡要提到佛典記載在佛陀未成佛的前世,他發大誓願要成為大覺佛陀,他嚴格行持一項完滿功德行,即如實不妄語。絕不濫用或誤用語言文字,他溫和地說話而不蓄意傷害別人的情感。真理的力量已成為見大悲心的佛陀所發出言語之力量來源。然而,若是缺乏虔誠信徒的誠心與理解,單只依靠佛語的力量仍舊是無法確保祝福的。

很多人士在透過佛經唸誦的助緣來擺脫自己的病苦,及種種精神心理障礙時所經歷到的奇蹟效果,使得他們能夠對這種形式的宗教服務生出虔誠心與信解心。

(本文譯自Ven. Dr. K. Sri Dhammananda: “What Buddhists Believe" the 4th ed. PP. 205-209)

佛教的離苦得樂 (四)

Posted: 2007/12/23 in 佛學論

作者:(王曉東,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碩士研究生)

(四)通向涅槃的道路 ── 道諦
道諦是佛教實現離苦得樂、證得涅槃的道路、方法和途徑。據佛教史記載在佛陀的時代有很多修行的方式,其中比較流行的是苦行禁欲。佛陀剛出家修行的時候嘗試了各種苦行,但是都沒有結果,於是他毅然放棄了無益的苦行,走到尼連禪河沐浴,得到牧女一碗乳糜的供養恢復體力,然後走到一棵大菩提樹下進入冥想,終於悟道成功。可見,佛陀最初悟的道不僅僅是人生是苦的總的看法,更直接的是修行方式上的創新和改進。因為沒有正確的修行方式就不能產生智慧,也就無法悟透宇宙人生的真相,因此道諦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佛陀在菩提樹下悟出來的就是「八正道」①。

《雜阿含經》,卷6,《大正藏》卷2,頁40b

八正道的具體內容是:(1)正見。指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具體指佛說的四諦以及四諦包含的業報輪回等知識和觀念。正見對治的是十二因緣中人生痛苦的根源 ── 無明,無明是說不懂佛法、愚昧無知,正見就是指懂得佛法、擁有智慧。從正見針對的物件可以看出正見是八正道中最根本的「道」。(2)正志(思)。思維純正,擺脫世俗的偏見,對事物不起分別之心和執著之心。(3)正語。使語言符合佛教的要求,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因為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和載體,語言不純正意味著思維不純正,因此從思維到語言、從內到外都要用佛教的要求去規範。(4)正業。業指人的行為,業本身有一種必然導致報應的神秘力量稱為「業力」,眾生作惡業就要就會有惡報,而作善業就會有善報。正業就是指眾生要作佛所倡導的善業,不作惡業。(5)正命。指兩方面內容,一方面要做正當的職業,另一方面要有正當的生活方式。評價是否正當的標準不僅要看是否有利於自己,還要看是否有利於他人和社會。(6)正方便(精進)。指勤奮努力地修行,止惡揚善,向離苦得樂的根本目標精進。正精進一方面與過程涅槃相適應,另一方面也破斥了那些認為佛教教人不思進取的戲論。(7)正念。精神專注一境,排除妄念,使得妄念不起,正念不斷,就是說努力阻止惡念的產生,產生了要令其斷絕;弘揚善心,使善心升起,已經升起就要繼續護持並使它發展完善。(8)正定。就是正確的禪定,即正身端坐,使外離相;心處一境,使內不亂。然後用佛教智慧去觀察整個世界和人生的真相。以前把八正道劃為小乘的修行方式,理由是它只注重個人的解脫。但是佛陀悟到八正道之後在「三轉法輪」就傳授給了五比丘。從這個角度看一旦傳授八正道就超出了個人解脫的範圍,本身就是普渡眾生。再者說人是社會的產物,佛教要實現個人的解脫,就必須把個人寓於整個社會的解脫之中才可能真正實現,佛教不僅應具有出世的境界更要有入世的品格。因此,簡單的把八正道劃為小乘是違背佛陀初衷的。八正道又可以歸結為戒、定、慧三學,其中正語、正業、正命屬於「戒」,正念、正定屬於「定」,正見、正思、正精進屬於「慧」。戒、定、慧三學通常被認為是學佛者修行的全部內容②。戒就是遵守佛教戒律,定指禪定,慧指佛教的智慧。戒、定、慧三學在順序上是有次第的,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但是三者又不是簡單的順序的關係,三者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分割的整體。其中慧更根本,慧對戒、定有指導意義,在慧指導下的戒和定的修行更深刻。因此後來佛教的發展更多的集中在慧上,強調慧解脫。

方立天:《佛教哲學》,《方立天文集》第4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頁91

佛教三學不僅是對八正道的總結和概括,而且它的設立有著強烈的針對性,是為了對治貪、瞋、癡三毒。人性最根本的弱點,無非是貪、瞋、癡三毒,以三學除三毒就可以完善人性改善人生③。三學中的戒對治三毒中的貪,人的貪欲是無限的,在個人不能自律的條件下用佛教的戒律來約束有利於個體道德的培養和社會的整合。定對治瞋,人的感情是很脆弱的,往往越是感情豐富的人越容易受傷害,佛教用禪定排除人過於豐富的情感,使人的感情不再起波瀾,這樣就不會受傷害,痛苦自然就不會產生。慧對治癡即無明,癡是人生痛苦的根源,以佛教的智慧消解無明,認識到諸法實相,就從根源上消除了痛苦,同時貪、瞋也不會再有。

徐文明:《佛教與當代社會道德倫理建設》,《大乘佛教與當代社會》,2003年第12期,頁125

總之,道諦為解決人生痛苦,達到涅槃境界開闢了現實可行的道路和途徑。同時道諦的八正道和三學都是針對現實的人設立的,對現實人生的超越包含著對人生的否定,但是立足于現實又包含著對人生價值的肯定。《中阿含經》雲:「彼一切法皆四聖諦所攝,來入四聖諦中,謂四聖諦於一切法最為第一。」④可見佛說四諦作為佛教的核心理論,「攝受一切眾善法」,本身就構成了離苦得樂的完整體系。揭示了人生是苦,涅槃是樂的真相,分析了痛苦的根源是無明以及為離苦得樂找到了現實可行的道路,集中體現了佛教離苦得樂的根本追求和歸趣。

《大正藏》,卷1,頁464b

佛教的離苦得樂 (三)

Posted: 2007/12/22 in 佛學論

作者:(王曉東,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碩士研究生)

(三)離苦得樂的境界 ── 滅諦

佛教離苦得樂目標的實現就是佛在滅諦中提出的最高理想 ── 涅槃,並認為只要懂得佛理,積累功德就可以逐步實現涅槃。前面提到佛教的「六道輪回」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有限人生與無限宇宙的矛盾,人的煩惱和痛苦在輪回中仍然沒有得到徹底地根除,人生的終極問題依然沒有解決。佛教並沒有滿足於生命迴圈式的流轉,而是提出佛教最高的涅槃境界。並且認為通過修習八正道就可以達到 「貪、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①的涅槃境界。而且當一切煩惱永盡之後就可以不再入「六道輪回」受苦。這是小乘佛教從否定的方面對涅槃所具有的特點進行的描述,表現為「當破盡破」,破除一切人性中不好的東西。

《雜阿含經》,卷29,《大正藏》,卷2,205c

大乘佛教則從肯定的方面描述涅槃的特點,總結為涅槃四德 ── 「常樂我淨」,「常」指壽命無限,「樂」指幸福無憂,「我」指絕對自由,「淨」指情操高尚。作為涅槃的「常樂我淨」不同於世俗的「常樂我淨」,世俗的「常樂我淨」都是有限的,是被佛教否定的。因為經驗事實證明在世俗社會中人的壽命是有限的,幸福和自由也是受條件限制的,人的道德也不可能達到純淨的境界。可見涅槃與世俗的「常樂我淨」是有本質區別的。同時佛教一反以往講的無常、苦、無我、不淨,在盡破世俗的常見的基礎上立涅槃的「常樂我淨」,這說明大乘佛教的真正精神不但在去想除分別,而應該反轉來依據無所得的實相更有所為,所以說認識實相只是方便而非究竟②④。無常、苦、無我、不淨只是認識實相的方便,而涅槃以及涅槃四德就應當是呂先生所謂的「究竟」了。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9年,頁323

從世俗的「常樂我淨」到「無常、苦、無我、不淨」再到涅槃的「常樂我淨」是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涅槃的「常樂我淨」是在吸收前兩個階段合理因素,排除不合理因素的基上確立起來的。因此超越了前兩個階段成為佛教追求的最高目標,佛教離苦得樂的根本追就是在涅槃中才得到真正的實現。

大小乘佛教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煩惱和痛苦滅盡的涅槃境界,對這一境界的追求與人性天生追求真、善、美的理想是完全一致的。涅槃中有人類所能想像到的最美好的事物,人所追求的終極實在涅槃中也都具有。這樣就徹底解決了人類追求生命延續、渴望生命永恆存在的終極關懷問題,同時彌補了「六道輪回」的不足。

涅槃境界並不是現實中每個人輕易就能夠證得的,如果每個人都能輕易證得,這樣的關懷必然不具備終極的意義。但是為了使終極的涅槃具有現實性,因此佛教針對不同人設立了不同的階段,如: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過程涅槃和結果涅槃。有餘涅槃是指斷除貪欲,斷絕煩惱,即已滅除生死的因,但作為前世惑業造成的果報身即肉體還存在,仍然活在世間,而且還有思慮活動,是不徹底的涅槃③。無餘涅槃是比有餘涅槃高一層的境界,是徹底的涅槃,也就是上述所說佛教追求的最高理想。過程涅槃是說現實生活中每一點無明和煩惱的滅除都是趨向涅槃的過程,結果涅槃也就是無餘涅槃。有餘涅槃和過程涅槃的設立就使佛教的涅槃理想具有了現實可行性,對於現實的人來說也不會因為終生都無法證得涅槃而灰心放棄。有餘涅槃和過程涅槃也可以警示正在追求幸福人生的人們:除非達到涅槃,否則人生幸福不是一勞永逸的,而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因此在生活中要不斷進取、不斷的增長智慧以破除無明和痛苦。

方立天:《佛教哲學》,《方立天文集》第4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頁83

總之,佛教順應人性追求真善美的需要,在否定世俗的幸福和快樂的基礎上建立了無明和煩惱盡除的涅槃境界。這一境界一方面解決了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和永恆的渴望,另一方面又使得對這一無限的追求有了現實可靠的基礎,正如僧肇在《涅槃無名論》中說「必先有眾生,後有涅槃」④,現實的眾生就是涅槃的基礎。因此涅槃境界的設立對於個體人生和社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大正藏》,卷45,頁161a

(未完待續)

佛教的離苦得樂 (二)

Posted: 2007/12/22 in 佛學論

作者:(王曉東,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碩士研究生)

(二)痛苦的原因 ── 集諦
集諦的「集」,是聚集、集合的意思,集諦是用來說明苦的原因。佛教講因果報應、業報輪回,認為世界上一切現象都是由內因和外緣和合而成,因此佛告婆羅門:「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同樣道理,苦作為人生現象也是有原因的,是種種原因集合而成的,只有分析這些原因才能為滅苦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世間現象因緣和合而成,這就是佛陀所倡導的「緣起說」的理論,也是全部佛學的理論基石。緣起說具有宇宙人生本體論和生成論意義,與其他的生成論和本體論不同,緣起論是從人生現象出發,認識到人生無常和無我,然後把人生的無常和無我推廣到整個宇宙,就成為佛教對整個宇宙人生真相的把握。

雜阿含經》,卷2,《大正藏》,卷2,頁12c
方立天:《佛教哲學》,《方立天文集》第4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頁66、309

佛教用「緣起說」揭示人生是苦的原因,而「緣起說」又是通過「十二因緣」具體展開的。十二因緣的內容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其中無明和行是過去因,識、名色、六入是現在果,觸、受、愛、取、有是現在因,生和老死是未來果。提到前生後世就涉及到肉體死亡以後「中陰」的存在形式和活動場所的問題,佛教又通過「輪回說」來解決這一問題。「輪回說」是講眾生作業,在「業力」的推動下墮入「六道輪回」。這樣就把「十二因緣」和「輪回說」聯繫起來構成「三世兩重因果」。佛教講三世和六道打破了一世說的局限性,形成了完整的生命觀。把生命看成是一個不斷流轉的過程,肉體的死亡並不意味著生命的終結,生命仍然以別的形式存在,仍然處在因果報應的支配和影響下。佛教這一完整的生命觀具有重大的意義,使得人生終極問題的核心 ── 死亡問題得到了合理的解釋,否定了縱欲主義者及時行樂的思想。同時也使有限的人生無論在時間上(三世)還是在空間上(六道)達到了世俗的無限和永恆。儘管這種無限和永恆還不是佛教追求的終極的無限和永恆,但是相對於一世說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即賦予生命永恆的意義。同時把生命的流轉與今世自身所做的業聯繫起來,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佛教這種自作自受的懲罰原則把外在的約束變成內在的自我約束,有利於人們約束自己的行為,培養人良善的道德意識。

《長阿含經》,卷10,《大正藏》,卷1,頁60a

十二因緣中對現實社會人生有重大意義的是無明和愛,《大般涅槃經》雲:「集諦者,無明及愛,能為八苦而作因本。」這是因為無明是人生痛苦的最根本的原因,由於認識上的愚昧無知導致不瞭解人生是苦的真相,不知道痛苦源自何處。佛陀在悟道的時候,逆觀十二因緣得出這樣的結論:人生現象的真正原動力和人生痛苦的最後總根源是「無明」。淨空法師也認為佛法應該以破迷開悟為宗旨,迷是苦的原因,悟是樂的原因。迷就是無明,如果能夠滅掉認識上的無明,懂得了佛理,就能從根本上實現覺悟並最終達到離苦得樂的佛旨。愛是現在因的核心,愛與觸、受、取、有構成現在因,是痛苦產生的直接原因,也是我們現在唯一能把握和改變的,因為我們唯一能夠把握的就是現在。觸、受、愛、取、有說的也都是人的主觀欲望,都是想把外物占為己有的超現實的、不理智的欲望。正是因為認識上的「無明」,才會產生主觀上的種種欲望,而執著自己的欲望就產生了痛苦。
集諦深入分析了人生痛苦產生的原因,說明「無明」是痛苦的總根源,為進一步解脫痛苦、離苦得樂找到了對治的物件和具體的目標。

《大正藏》,卷1,頁195b
方立天:《佛教哲學》,《方立天文集》第4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頁73
(未完待續)